2025 年 2 月到 7 月中旬,我有幸作为交换生在马来亚大学学习。这段时间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探索,更是一段文化体验与自我成长的旅程。 在学业方面,我在经济与商业学院修读了多门专业课程,全部采用英文授课。刚开始,东南亚的英语口音让我颇感陌生,但很快也逐渐适应了。这里的课堂氛围比国内更加活跃:几乎每节课都有课后作业,课堂上会突然开启讨论,同学们需要即兴制作 PPT 并进行展示。老师尤其欣赏有过工作经验的学生,认为他们能从现实问题出发,带来更多实用的见解。我印象深刻的是“发展中的女性问题”这门课程,大家用真实的案例进行 case study,讨论非常接地气,深入社区中的真实问题进行了访谈和记录,这门课让我学会用不同的视角思考社会议题。另一门数据分析课程,我们直接用 Python 完成了可以实际应用的项目,也让我掌握了新的研究工具。在一次次的课堂展示中,我也变得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了用英语进行演讲和讨论,我觉得我也开始有自己想要表达的看法和建议,因为大家在课堂上发言都是因为自己想发言、想说话、想表达,所以我也想变得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不因害羞胆怯而抑制想要表达的想法。 在文化和生活方面,我切身感受到了马来西亚社会的多元。这里的华人往往能说好几种语言,校园里还有来自韩国、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家的交换生。国际交流中心会定期举办活动,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一起看电影、做游戏、绘画;我也认识了在当地留学的中国学生,我们在咖啡馆聊天、表演唱歌,讨论未来的方向。这段日子让我觉得未来一片光明,也激发我开始尝试副业,积累了走向社会、开始实习的勇气。留学生之间相互支持,氛围亲切,我在国外反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一份真诚。 马来亚社会民风淳朴,马来人热情,华人勤奋,印度人相对平和。吉隆坡作为首都,消费水平接近国内新一线城市,但房价并不高,一套高端公寓大约三四十万马币,不少人会在此购置度假屋。但相对而言,工资水平同样很低,实际的生活成本很高。高端公寓一栋配套齐全,楼下就有超市和便利店,可以买到新鲜瓜果蔬菜,空中花园中会配有泳池、健身房和自习室,也有儿童娱乐设施、幼儿空间等为家庭准备的场所,生活上十分便利。 马来亚大学位于吉隆坡,城市中心的双子塔以独特的机械感和高耸的姿态,既现代又带着威严。市中心具有优美的建筑审美,作为游客常来购物的场所,柏威年,Lot10等商场的设施,配上大量的电子屏、于城市中心穿过的轻轨,形成了繁华而多元的国际化大都市吉隆坡。然而,这座城市生活水平差距极大,高端公寓望出去的场景也可能是荒地和破旧的社区房;距市中心没有多远的地方就可能搭着破落的棚子,居民生活水平非常参差;哪怕是在市中心,街道上也会常常遇到流浪汉。 吉隆坡也有不便之处。气候炎热潮湿令人难以适应,交通基础设施和道路规划比较落后混乱,若不开车,常常要在烈日下步行很远才能找到公共交通,公交发车的时间往往也不如国内准时。打车价格极不稳定,尤其下雨天会暴涨三四倍,有时甚至五六倍。尽管如此,这段独自生活的经历让我在租房、饮食、交通和学业上都学会了独立面对。虽然辛苦,但却让我收获良多,在学业、文化和个人成长上都有了巨大的收获。我学会了新的技能,拓展了跨文化的视野,也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