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财经大学,调研团队与该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围绕财经类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展开深入座谈。对方详细介绍了其区域国别研究、国际学生 “在地国际化” 培养模式、“一院一书”国际化办学考核等经验,双方还就外籍教师聘用与管理、留学生招生路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山东交通学院顿河学院是山东省最早获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调研团队认真学习了解了该校国际化办学、信息化建设、外国专家来华事务管理及师生出国(境)等方面的经验做法。顿河学院院长详细介绍了顿河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历程以及在特色办学模式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联合科研等方面的成效和经验启示。
青岛黄海学院于2025年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作为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代表,该校在国际交流中突出产教融合特色。学校国际处负责人详细其在合作办学机构申报过程中的困难和方案设计,为我校的合作办学申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次调研主要聚焦三大核心目标:一是系统学习省外高校在国际交流合作领域的成熟机制与创新做法,涵盖师生国际流动、海外合作平台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构建等环节;二是重点探讨合作办学机构申报过程中的政策要点、材料筹备、风险防控等实操经验,为我校申报合作办学机构提供实践参考;三是结合 “十五五” 规划编制,梳理不同类型高校在国际化发展中的特色路径,为制定符合我校办学定位的国际交流合作规划奠定基础。
下一步,国际交流中心将全面梳理调研成果,结合我校学科特色与发展实际,将先进经验转化为具体规划举措,着力提升我校国际交流合作的质量与水平,为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撰稿:国际交流中心 王梦梦;摄影:国际交流中心;审核:国际交流中心 程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