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植树造林国际联合事业”2019年中国大学生友好交流访问心得

发布者:张胡发布时间:2019-12-11浏览次数:762

很荣幸能够代表学校、代表安徽省、代表全国大学生被选中参与此次访日友好交流的活动,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访日活动,日方此次组织的活动形式多样,既有讲座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亲自动手的实践活动;内容上涉及领域广泛,艺术、历史、环保、防灾、科技等等,让我们受益匪浅。

抵达日本当天,我们出机场以后看到了我们的领队久美子老师,她甜美的笑容和熟练的中文瞬间缓解了我们在异国他乡的紧张感,在出机场的时候我们观察到机场的一位保安人员是一个白发苍苍的爷爷了,而且在未来几天我们发现很多老人都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可能是与日本人口的年龄结构有关,而且也体现了他们优秀的身体素质。

我们的第一个参观地点是墨田北斋艺术馆,由画作掀开我们的日本之旅的篇章。葛饰北斋,是德川时期的一位日本画家、版画家,也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浮世绘画家之一。代表作有《富岳三十六景》、《名桥风景》等。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线条构图,抑或是内容的表达上,与中国的审美都有共通之处,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很多典故、人物形象都是源于中国。而在我们参观艺术馆之前,他的画作《神奈川冲浪里》在中国也是广为人知,其浮世绘风格也被广泛运用在设计之中。我个人最欣赏的是他的《富岳三十六景》,因为我觉得这仿佛是早期的全景照片,北斋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了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富士山景象,而且在绘画风景的同时也记录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文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之美跃然于纸上。

1124日的活动大致就是围绕环保展开的,上午是由两场会议构成的,首先是关于此次活动的说明会,向我们介绍了前辈们为了搭建中日友好关系的桥梁所付出的努力,通过留学交流、文化交流多种形式为我们打开中日友好交流的窗口。第二场是由国立环境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中心的副中心长江守正多先生主持的讲座《气候变化与我们的未来》,向我们描述了全球变暖的原理以及全球变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现状和各国采取的措施,在随后的提问环节,大家都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角度各异,大家貌似对于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冲突这个方向更感兴趣,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有些自己的见解,通过搜索资料可知,全球变暖对于不同国家的影响方向是不同的,有的国家从中获益,有的国家因此受损,富裕国家受损较小甚至从中受益,相反,不发达地区却因为全球变暖损失严重,正是因为存在这种不平衡,所以才需要联合国这样的世界级的组织将各国凝聚在一起,以大局为重,共同商讨如何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下午我们去参观了王禅寺环保生活环境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一进入馆内的时候,如果不是提前了解过,根本不知道这会是一个垃圾分类处理厂,因为室内的装潢风格活泼可爱,简约干净,后来经工作人员介绍得知,这个场馆经常会供中小学生参观学习,从小培养环保意识,可爱的吉祥物,寓教于乐的展板,这都是他们吸引小朋友们学习环保知识的方法,其中有很多个展台运用了AR技术展示了垃圾分类的现实应用,我相信这定能唤起孩子们对于环保知识的兴趣。而且,在后面参观过程中,走廊上随处可见孩子们的画作、手抄报等成果,可见日本人民强烈的环保意识都是从孩提时代开始培养的。最近中国的垃圾分类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个人觉得在技术层面中日两国已经都达到了较高的高度,但是在国民意识层面的提升,中国还需向日方多多学习。

1125日到27日这三天的时间,我们领略了高知县的风土人情,相较于东京繁花快节奏的生活,高知县这个小城则显得更为悠闲自在,沿途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我们首先去参观了高知城和高知城历史博物馆,从城堡构造到地势选择都可以体现出古人的智慧,如何利用已有的地形为自己获取最大的优势。在中国,这样的历史遗迹,大大小小,数不胜数,但是有很多不出名的历史遗迹就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而高知城堡的维护修缮以及旅游开发都做的十分完备,值得我们借鉴参考,而且在历史博物馆中,还可以给游客配备平板电脑进行多语言讲解,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游客的参观效率,这也是可以供中国博物馆进行参考的一种方法。这座积淀着悠久历史的小城,它却面临着一场巨大自然灾害的威胁,为了了解当地对于此次灾害的防御措施,我们来到了黑潮町进行学习,首先通过讲座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地所采取的十个防御措施,这十条措施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让当地的每个居民都参与到防患灾害的行动中来,政府和百姓齐心协力,勠力同心,多方共同努力一起保护好自己的生命。他们真的是将防灾做到了极致,为了躲避海啸所建立的避难塔,他们会将避难塔的高度、与最近居民区之间的距离、居民在避难塔内的人均面积以及避难时所需要的应急食物、药物等各种细节问题都会考虑在内根据负责防灾的工作人员所说,他们日常生活中也会和当地居民一起参加获得,加强联系,增进沟通,为的就是当灾难来临时,可以更好地互帮互助。让我十分感动的是他们对于自然的态度,负责人说,他们享受并感恩自然的恩赐,但是他们深知大自然也有令人畏惧的一面,所以他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自己的生命。

此外,高知县的很多旅游开发方面的理念也是令人耳目一新,比如黑潮町居民们引以为傲的沙滨美术馆,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也许美术馆都是室内的,但是黑潮町将他们所热爱的海滩变成了他们的美术馆,海浪声是背景音乐,蓝天是场馆的天花板,沙滩则是地板,海鸟行人的足迹和随海水飘来的漂浮物则是陈列品,这样的形容,让我深刻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还有一项旅游政策——龙马护照,坂本龙马是高知人民所崇拜敬仰的一位英雄,高知的街头随处可见有关龙马的宣传海报、广告牌等等,但是人们不光将他只是视作一个精神支柱,更将龙马运用到高知的各个地方。龙马护照就是高知政府用来促进消费的一个举措,游客通过在景点、宾馆、饭店等场所打卡盖章,不断升级护照的过程中,促进了当地消费,也为旅途平添了几分乐趣。

学习了防灾知识以后,我们还去当地体验了海盐制作,我们十分珍惜最后所收到的礼物——一小罐海盐,它凝聚了自然的恩赐,时间的沉淀,以及一家人世代的传承。对于我们久居内陆的人来说,突然见到大海,会心花怒放,但是如果需要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面对着大海,完成着重复的工序,也没有几人可以坚持下来,这大概也就是我们中国所宣扬的匠人精神。

在高知的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高知县立牧野植物园和去往高知大学进行交流。植物园在我的记忆中留下的不只是绿色的海洋,也不只是形态各异的新奇植物,更多的是植物园的人性化设计,比如针对儿童或者老年人而特别设置的观望台或者扶手等等,在这次访问中,有很多细节之处让我体会到了日本的人性关怀。下午,我们来到了高知大学与当地大学生进行交流,走进校园,移动的咖啡车和露天的咖啡座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在我们学校都是室内的咖啡厅,所以我觉得户外对于学生们交流讨论来说也不失为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所,尤其是在讨论严肃的学术问题时,户外新鲜的空气也许更有利于大脑的飞速运转,当然,冬天还是在温暖的室内更为妥当。刚开始与高知大学的学生们交谈时,大家都有些拘谨羞涩,但是也许是本人以前参加的活动比较多,所以比较乐于破冰,我开始主动地找一些基本的生活话题开始交谈,后来我发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两国的文化交流程度之高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找到共同话题,比如共同喜欢的作家、书籍、演员、剧作等等,当然包括两国在生活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也许是语言不通,但是这不影响我们的沟通交流,从圆桌到后来的参观校园,我们一路欢声笑语,眼神交流,肢体语言,无不帮我们传达着友好的讯息。最后,两国学生代表的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当高知大学生一边敲响鸣子,一边跳着欢快的舞蹈,我们也都情不自禁地陪他们一起打响节拍,果然,音乐无国界。

结束了高知之旅以后,我们从高知回到了东京。很荣幸,此次来东京可以看到东京著名的东京铁塔和晴空树。在晴空树上俯瞰东京的时候想到了自己先前在上海中心大厦俯瞰上海时的场景。两个地方所俯瞰到的场景截然不同,上海市一眼望去是高楼大厦和平房错落交织的场景,而东京的高楼大厦零零星星,主要是各色各样的小房子平铺在一起,这也很好地体现了两大都市的环境差异,日本东京多地震,占地面积小,所以房屋不宜过高且房屋分布密度较大。

此次访问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环节——中日大学生500人交流会。晚宴的时候我们和来自法政大学的同学们齐聚一桌用餐,他们脸上阳光自信的笑容让我们很快熟悉起来,我们会互相教对方自己国家的语言,学会以后一起十分有成就感地互相录像留念,我们还会以歌会友,也许我们听不懂对方的歌曲内容,但是我们都能感受到我们彼此希望通过歌曲传达的欢乐,晚宴过程中,我们这桌掌声此起彼伏,吸引了周围其他大学生们的目光,让我切实体会到人类思想与感情的奇妙之处,语言不通也不能阻挡情感的流露。

此次活动中日两方大学生所表演的节目都是凝聚了两国历史特色、风土人情的智慧结晶,中方的含蓄柔美,日方的奔放洒脱,共同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当法政大学的学生们上台表演节目时,他们还会时不时向我们投来目光,当我们向他们伸出大拇指表达我们的赞美之情,他们则跳得更加热情投入。这段相遇让我想起来我曾看到的一段话: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一辈子可能也只是一站地铁或是一顿饭,上一秒是巧合,下一秒就是错过,但错过了这辈子就再也见不到了。人无法决定会为谁动心,所以难得巧合。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场完美顺利的访日之旅的过程中,这句话也时刻在我们每位团员的心中提醒着自己,“别忘了恢复原状”“电车上不可以大声喧哗”“上楼梯时站在左边”“垃圾不能随地乱扔,注意垃圾分类”等等,久美子老师甜美的笑容和她的谆谆教诲也一直响在我们的耳畔,回国以后也许她的温馨提示不会再听到,但是自律意识会一直陪伴着我们。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日本人民比较严肃拘谨,在中国更自在一点,但是不管在哪一国家,释放天性都是以不逾矩为前提,尊重他国文化,学习优秀成果,保留自身特色,这将是我一直秉承的对外态度。

希望每个来到日本的人,都可以在寒冷的晚上,寻到一间咖啡屋或者是居酒屋,和热情的老板或是老板娘,说着生疏的日语或是英语,饮一杯热饮,聊着各自生活的地方的美妙之处,了解与自己相隔千百公里的人生是怎样的一片光景,最后向对方发出真诚的邀约:“欢迎你来到我的家乡!”

“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的相互照亮。”——纪伯伦

                                                                                金融学院   左正东






返回原图
/